主页 | 养老金 | 医保 | 公积金 | 生育 | 失业金 | 工伤 | 社会保障 | 保险知识 | 医疗保险
当前位置:首页保障医保

买社保按多少工资吗,工资多少社保就要买多少吗

2024-10-31 11:10:05

1. 工资多少社保就要买多少吗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参保人员个人缴费基数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并按政策实行保底封顶。缴费基数最低不低于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不高于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为个人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单位缴费基数的20%。各地的经济水平发展不一,所以缴费基数也是不同的。

2. 社保里每月有多少钱

不上班自己交医保一个月要交200-500元左右,各地的标准也不一样的。 个人医疗保险是指个人利用各种保险工具搭建自身的医疗保障体系,个人医疗保险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通过交纳社会医疗保险,补充商业医疗保险,能够有效的搭建个人能医疗保障体系,防范风险。适合个人购买的医疗保险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新农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不同的保险项目,有不同的缴费政策。   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的满足条件:   1.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   2.就业年龄范围内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3.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缴费年限,在本市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人员。   据了解,一般的准备材料是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及首页和本人页的复印件、近期免冠一寸(3.3厘米)彩色照片2张,初次参保必须由本人到医保中心灵活就业窗口办理;异地户籍人员,除以上手续外,还需持有公安部门核发的居住证和劳动部门核发的用工合同,必须由本人到医保中心办理。

3. 社保一般买多少

以北京市为例,2021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调整的相关事项。职工五项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统一,上限调整为28221元,下限调整为5360元。

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

社保缴纳费是指参加各类社保保险并缴纳保费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特指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缴费。

4. 社保买多少呢

一、60岁养老保险多少钱

在社保的基础上,配置商业养老保险可给予晚年生活一个安心的保障。关于养老保险的价格,首先结合具体的产品 来分析。

以30岁的王先生投保信泰如意享(七金版)养老年金保险为例来做个介绍:

王先生经营一家广告公司,事业有成,希望对自己未来养老提前规划,通过研究,选择购买如意享(七金版)养老 保险。选择10年缴费,60周岁开始领取,年缴保费为10万元。

那么,在王先生60岁时,就开始领取养老奶奶,首年给付4.7万,年金开始每年以7%递增;

若王先生70岁前不幸身故,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剩余保证领取年金235万元;

若一直生存,90岁时,保险公司累计给付年金486万元,现金价值160万,两者合计646万,为所交保费的6.46倍,还 是比较划算的。

5. 买社保每月多少钱

自己交社保一个月交多少钱是取决于你们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来决定的,并不是说自己想交多少钱就交多少钱,他是有一个交费的区间范围的,因为他的缴费指数是可以从60~%300%之间可以自由的选择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们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是5000元,那么因为自己交社保属于灵活就业的形式来缴纳社保,所以说是要按照20%的一个缴费比例来缴纳这个社保,那么5000元的20%就相当于是1000元。那么这个1000元是100%的一个缴费指数。所以说你可以选择60~%300%之间。那么1000元的60%就是600元一个月。所以按照这个60%的基数去缴纳费用的话,那么一年就相当于7200元的费用。但这个社会平均工资的标准并不是每年都固定不变的。实际上每年都是在增长的,比如说你今年交费是7200元,明年可能就要增长到7500元,这样一个标准

6. 买社保一般多少钱

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2021年社会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现就2021年社会保险缴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1年1月1日起,不再实施阶段性减免和缓缴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各项社会保险费按相关政策规定正常征收。

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2021年4月30日到期后,延续实施1年至2022年4月30日。

三、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按2019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00%、60%核定,江源区等6个县(市、区)平均工资按过渡实施标准执行;202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按2020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00%、60%核定。

四、灵活就业人员在规定的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选择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缴费。灵活就业人员2020年自愿暂缓缴费的,可于2021年底前进行补缴,缴费基数在2021年当地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主选择。参保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或失业补助金期间,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由个人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2021年个人交社保每月多少钱

2021年职工社保一个月需要交1253元左右,自费社保一年需要交15036元左右,个人交灵活就业的社保的话,每月总共:948.73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为280-29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为300-6000元不等

7. 多少工资可以买社保

工资2000元可以交社保

社保的构成比例为:

城镇职工强制执行的社会养老保险有五种,具体的社保构成比例为:

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缴费基数的20%,自己缴纳缴费基数的8%;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缴费基数的8%,自己缴纳缴费基数的2%;

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缴费基数的2%,自己缴纳缴费基数的1%;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缴费基数的0.5%,自己不缴;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缴费基数的0.8%,自己不缴;

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不是按当年当月的工资缴纳,是按上一年你的月平均工资缴纳。按2000计算,养老保险个人每月要交8%,医疗保险个人每月上交2%,失业保险个人每月要交1%,合计11%,2000X11%=220元

8. 工资多少需要缴纳社保

看公司给你们定的基数,基数越底,社保养老自己出的那部分就越底。反之,公司交的基数越高,社保养老那一部分越高。一般最底自己那部分是285的样子。

社保的构成比例为:

城镇职工强制执行的社会养老保险有五种,具体的社保构成比例为:

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缴费基数的20%,自己缴纳缴费基数的8%;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缴费基数的8%,自己缴纳缴费基数的2%;

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缴费基数的2%,自己缴纳缴费基数的1%;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缴费基数的0.5%,自己不缴;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缴费基数的0.8%,自己不缴;

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不是按当年当月的工资缴纳,是按上一年你的月平均工资缴纳。

9. 社保是买工资的几成

一、社保个人和公司缴费比例是多少?

1、养老保险:单位缴19%个人缴8%。领取养老保险待遇需两个条件:必须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必须满15年及其以上。

2、医疗保险:单位缴6%个人缴2%。从参保缴费之日起,满6个月后才能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3、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率分为0.6%—3.6%共8个档次,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单位所属行业特点核定费率。

4、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率为0.3%,如果男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妻子没有参保,在生育时也能享受一定的生育津贴。

5、失业保险:单位缴0.6%个人缴0.4%,失业保险必须在缴满一年后才能享受,一般为交一年领2个月,交2年领4个月,但享受的最高时限不能超过24个月。

二、社保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新的参统单位(指各类企业)单位缴费费率确定为10%,个人缴费费率确定为8%,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及以个人形式参保的其他各类人员,根据缴费年限实行的是差别费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劳动者,缴费基数在规定范围内可高可低,多交多受益。职工按月领取养老金必须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已经办理退休手续;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了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的缴费义务;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

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月发放标准根据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账户基金用完后,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2.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所建立的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险制度。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账户构成。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其中:单位按8%比例缴纳,个人缴纳2%。用人单位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这部分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职工住院和特殊慢性病门诊及抢救、急救。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符合规定的医疗费,其中个人也要按规定负担一定比例的费用。个人账户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就医购药符合规定的费用,个人账户资金用完或不足部分,由参保人员个人用现金支付,个人账户可以结转使用和依法继承。参保职工因病住院先自付住院起付额,再进入统筹基金和职工个人共付段。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及个人,必须同时参加大额医疗保险,并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额医疗保险费,才能享受医疗保险的相关待遇。

3.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国家和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物质帮助。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对于工伤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工伤保险费的征收费率高于一般标准,一方面是为了保障这些行业的职工发生工伤时,工伤保险基金可以足额支付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另一方面,是通过高费率征收,使企业有风险意识,加强工伤预防工作使伤亡事故率降低。

职工上了工伤保险后,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另外,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工伤参保职工的工伤医疗费一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辅助器具等、工伤康复费、劳动能力鉴定费都应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4.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国家机关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都应办理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是用于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其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无固定工资额的单位以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单位招用农牧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当前中国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的范围包括:在岗职工;停薪留职、请长假、外借外聘、内退等在册不在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其它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包括建立劳动关系的临时工和农村用工)。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具备以下条件的失业职工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其次不是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还有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5.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针对生育行为的生理特点,根据法律规定,在职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者暂时中断工作、失去正常收入来源时,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物质帮助。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服务两项内容。生育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及其利息以及滞纳金组成。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职工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及国家规定的与生育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都应该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出。

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统一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0.7%缴纳。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职工,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在6个月以上,并按时足额缴纳了生育保险费;计划生育政策有关规定生育或流产的;在本市城镇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或经批准转入有产科医疗服务机构生产或流产的(包括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

10. 买社保员工出多少

虽然劳动部门要求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应该按实发工资的百分比交,但很多企业还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尤其是小公司,小企业都是按当地的最低标准缴纳,以节省支出,你说的公司只为员工交500元社保,就属于这种情况。在现阶段每个企业都按实发工资交社保还做不到。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