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保报销 | 医疗知识 | 医保政策 | 医保缴费 | 农村医保 | 职工医保 | 社会保障
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职工医保少儿医保

个人如何查社保情况,个人如何查社保情况明细

2024-11-11 09:07:46

1. 个人如何查社保情况明细

查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查询:

一、 电话查询,可拨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咨询服务电话:12333

二、 窗口查询,请携带本人有效证件及社保卡号至当地社保局办公大厅窗口查询。

三、终端查询。

1、参保市民可通过该终端进行社会保险查询、社保卡服务、个人权益打印、社会保险参保证明打印等多项功能的操作。

2、登录该终端有两种方式,一是插入参保人员社保卡,二是刷参保人员居民身份证。

3、登录后主页为“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助服务终端”,终端显示器右侧分别为“业务查询”“业务办理”“政策咨询”“便民服务”四个页面。

4、该终端配置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功能,

一是具备连续A4纸张打印功能,并可以套印红色印章;

二是支持软键盘输入,参保人员可以通过终端修改维护本人的基本信息;此外,该终端还与金融机构联网运行,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可在自助设备上选取缴费档次,实现个人自助缴费。

补充

社保个人帐户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社会保障号码为每一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记录单位按规定划转的养老保险费和个人缴纳的全部养老保险费,作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时计发个人帐户养老保险金的依据。

查询说明

个人账户查询

(包括第一次查询人员),请使用初始密码1234查询(请立即修改),原网站个人账户查询密码失效。

养老保险查询

在各城区社保所参加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在职或企业离退休(职)人员。

养老保险问题

1、身份证号码重复:

1) 一人多帐户。产生原因主要为职工未及时办理个人账户转移或续保手续。请及时与参保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联系,办妥个人账户转移、合并手续。

2) 身份证号码重复。发现此类问题,请与参保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最后办理中断手续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联系。确系本人身份证号码重复的,请到公安户籍中心申请变更身份证号码。

3) 用人单位申报时填写错误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录入错误。发现此类问题,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到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更正手续。

2、提示未进入本系统或身份证不存在或银行帐号不存在:

1) 身份证号码或银行帐号输入错误。

2) 属于查询范围以外人员。

3) 身份证号码与系统中记录的身份证号码不一致。

4) 更换银行帐号,但未到相关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账号更改手续。

5) 变更了身份证号码,但未到相关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身份证号码更改手续。

6) 属于本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

7) 属于港澳台地区或其它外籍员工。

查询范围转入

每年4月底之前的转入缴费年限反映在累计缴费年限中;每年5月以后的转入缴费年限不反映在累计缴费年限中。

数据安全性

公网与内部业务网络物理割断,您查询的养老保险账户非实时数据,系前二个月的信息。

2. 个人如何查社保情况明细表

社保卡查医保卡余额有以下几个方法。

一、微信查询。

1、在“我”的选项,点击钱包。

2、点击微信钱包里的城市服务。

3、点击社保查询。

4、里面有一个“参保明细信息”还有个“缴费信息查询”。

5、点击缴费信息查询,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交社保的月份,和未缴费的月份,可以知道公司有没有帮缴纳社保。

6、点击参保明细信息,我们可以查询到账户的参保总汇信息。(比如账户金额,缴了多少个月的费用)

二、支付宝查询。

1、找到“更多”,点击进入。

2、在便民生活栏目找到“城市服务”,点击。

3、在政务栏目下找到“社保服务”选项,点击进入下一页。

4、社保卡服务页面,可以找到“社保卡余额”选项,点击进入。

5、在余额查询页面就可以看到账户余额了。

三、其他查询。

1、参保职工可通过拨打电话12333进行余额查询。

2、可在市区定点医院,药店查询。

四、网站查询:

1、登陆本市社会保障卡信息网。

2、用户登录界面,在文本框中输入个人社会保障卡保险号和密码,初始密码:123456。

3、在左侧列表找到“账户余额”选项,点击就可以在右边看到你的医疗保险账户余额了。

3. 个人怎么查看社保明细

查社保卡余额具体有下列几种方法:

1.查询人可以登录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需要使用个人的社保卡编码以及查询密码;

2.本人可以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户口本或者社保卡,至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进行查询即可。

4. 社保怎么查询个人明细

个人参保缴费明细记录查询:

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拨打12333社保查询电话

12333是社保查询电话,大家可以直接拨打该电话。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就可以了。

2、到社保中心查询

大家可以携带自己的社保卡和身份证等资料到社保中心的窗口查询。到达社保中心的时候,可以在自助查询机上查询,也可以到人工窗口查询。

3、网上查询

大家登陆社保查询的官方网址,输入社保卡密码即可查询了。比如如果是北京地区缴纳的社保,那么需要在网上搜索“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入网址之后即可登录自己的账号密码查询。如果自己没有账号密码需要注册一个。

4、电子社保卡查询

电子社保卡查询的方法很简单,电子社保卡是实体社保卡对应的虚拟卡,由全国社保卡平台统一签发。通过电子社保卡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过往缴费记录。

电子社保卡可通过经过授权的APP领取,比如人社部门APP、第三方支付APP等,大家要认准当地指定APP。在领取电子社保卡之后,持卡人能够查询自己过往的参保信息、就业信息、职业资格信息等等。

5. 怎么查个人社保明细查询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怎么样在社保网上查询到自己的一个交纳情况?社保网查询,这个首先是要根据你们当地社保开通,没有开通网络查询的一个渠道,如果说你所在的地区没有开通网络查询的渠道,那么是不能够通过网上来进行查询的,因为没有官方开通渠道任何查询到的数据和结果都是不谨慎的,都是不权威的,所以说我建议不要通过这样的渠道来进行查询。

那么对于开通网络查询渠道的一些省份来讲,不用说通过社保网,实际上通过我们经常所使用的APP, 比如说微信支付宝都是可以进行查询到自己的一个交费状况的,包括自己的一个交费明细,每个月交费多少钱,然后自己的交费总额是多少都是可以一目了然看得到的。所以并不见得非得要在什么社保网查询,实际上很多网络渠道都是可以直观的查询到,因为他社保局只要开通了网络查询功能,它的这个数据都是共享的,所以说在任何平台都是可以正常查询到的。

对于没有开通网络查询渠道的一些省份,那么只有自己持有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去所对应的柜台来进行查询,那么柜台在查询的过程中,他会给你很明确的查询到你的这个缴费明细,包括你的缴费余额,所以说通过柜台查询的数据也是非常具有权威性的。

感谢阅读请教我的关注。

6. 社保个人明细怎么查询

1、在当地社保局,你在那里参保,就在那个区域打印!如果需要您本人社会保险历年缴费信息明细的,请登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查询、下载打印后,到市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稽查处窗口申请办理加盖“社会保险业务用章”。

2、登陆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以北京为例,登陆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输入身份证号码、密码和附加码。

7. 个人如何查社保情况明细查询

1、电话查询

12333是社保查询电话,大家可以直接拨打,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就可以查询了。

2、社保官网查询

各地社保都有自己的官网,我们在网上搜索当地社保官网,进入后登录个人账户,然后就能查询了。比如如果是北京地区缴纳的社保,那么需要在网上搜索“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入官网之后登录自己的账号来查询,可以查到社保缴费明细、缴费年限、个人社保账户余额等信息。如果自己没有账号,那就需要先注册一个,按照页面提示操作注册即可。

提醒大家,当月缴纳的社保费用可能会有延迟,需要等到下月初才能查到,具体以您页面显示为准。

3、电子社保卡查询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领取了电子社保卡,通过电子社保卡就能查询我们的过往缴费记录等信息。

电子社保卡一般是通过当地官方指定的APP领取,比如当地人社部门APP、第三方APP等,大家要认准当地指定APP。

4、线下查询

大家可以携带自己的社保卡和身份证等资料到社保中心的人工窗口查询,也可以在自助查询机上查询,这是比较原始的方法。

8. 个人如何查社保情况明细清单

第一步:进入支付宝卡包后点击“证件”选项卡后,找到“社保卡”并点击。

第二步:点击电子社保卡下方的“社保查询”。

第三步:点击“社会保险服务”模块下的“社保查询”。

第四步:点击“人员实缴信息查询”。

第五步:选择需要查询的“开始年月”“结束年月”“险种类型”,选择完成后点击“查询”。

9. 个人如何查询社保明细

【1】到社保中心查询,带上个人身份证及医保卡到所在地区的社保中心即可查询得到;

【2】网站查询,登陆当地社保网站,输入个人医保相关信息即可;

【3】支付宝查询,找到【城市服务】—【医保】—【医疗保险查询】,此处需要点击登录进行人脸验证,然后就能看到个人医保缴费明细;

【4】微信查询,找到【城市服务】—【社保查询】—【医保缴费明细】。

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一定统筹层次的社会经办,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州、盟)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为统筹单位,由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基金的统一征缴、使用和管理,保证基金的足额征缴、合理使用和及时支付。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