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医保制度有变 拿着处方院外配药今后将限制 有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底全国已有13.4亿人享有医保,实际支付资金达到千亿元量级。而在我市去年一年的这个数据也达到数十亿。 面对如此庞大的支付工程,医保资源该如何分配才能既把我们的医保钱管好、又方便病人?此次宁波调整医保支付方式,给普通就医市民将带来哪些实惠? 昨天,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对此次支付方式的调整做出了回应。 新医保支付办法今年全大市铺开 昨天,记者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看到了之前在网上流传的,关于这份罗列了《宁波市基本医疗保险付费管理暂行办法》(下简称“办法”)中多条细则的文件。 文件显示,“办法”早在2012年11月12日下发,发布单位为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卫生局、宁波市财政局、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而文件下发单位为各县(市、区)人力社保局、卫生局、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等。 对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处许处长解释说,文件只是主要针对医保经办机构以及定点医院等的“管理办法”,和普通就医市民并不直接相关,具体的结算支付办法看上去显得专业在所难免。 据许处长介绍,新的医保结算办法已从2012年5月就开始陆续实施,并最终在2013年9月1日前推广到全大市。 新办法意在挤掉不合理医疗费 从有关部门对“医保支付”这一话题的低调解释,不难看出支撑起庞大医保网的医保支付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实事上,尽管市有关部门表示此次《办法》的出台并无多少新意,但记者了解到为拿出一套高效的医保支付方式,有关部门还是花了不少力气。 据了解,市里包括卫生、社保、财政、发改委在内的多部门为此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 工作组有关人员去年特地赶赴杭州考察学习医保支付的相关实施情况,又与复旦大学合作成立课题组共同进行研究。 在多次调研、讨论、修改的前提下,“办法”才最终出台。 一直以来,社保资金的支付面临多重博弈:社保部门想让参保人多看病少花钱;医院则认为看好病,该花的钱就得花;患者可能认为花自己医保的钱理所当然,大病小病都要走几家医院…… 而此次宁波对支付办法改革的初衷,医保部门解释为:拿出一套高效的医保支付方式,强化医保对医疗费用的控制,挤掉病人身上可能产生的不合理费用。 将实行联席制监督管理 从《办法》的出台可以看出有关部门为了破解医保支付这一难题,对医院及医疗费用做了多重约束。 然而一些市民也表现自己的顾虑:最终具体如何操作才是最难的,在过程中,又该如何监督。 医疗系统一些业内人士则表示,好的医保支付政策必须是同样有利于医院和病人。如果政策只是“卡”了医院的脖子,对于医院医生只有坏处,没有好处,遭到抵制是必然的。至于新办法的具体实施及效果,还有待观望。 对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处许处长介绍说:市里将成立多部门参加的医保结算联席机制,为的就是协调处理管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并监督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