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卫生局局长梁卫华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向大会提出了《关于成立中山市重大疾病救助基金的建议》。日前,中山民政、卫生、红十字、公安、财政、人社、工会等部门与提出议案人大代表座谈。记者从座谈会了解到,中山计划在下阶段提请市政府建立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逐步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并将建立统一救助平台,让多部门实现医疗救助信息共享。 设市医疗救助金加大扶助力度 《关于成立中山市重大疾病救助基金的建议》议案称,目前中山社会医疗救助体系存在执行主体众多,协调机制缺失等问题。而数据显示中山救助资金以人社局、民政局为主,加起来不到1500万元,每人最高救助金额2万元,有的只有几百元,但近3年市属三大医院医疗欠费不断增加,2012年就达到了1500多万。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梁卫华在建议中提出,要成立中山市重大疾病救助基金。 对此市民政局方面表示,目前计划实行以下措施。一是由市人社局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山市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民普惠型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二是由市民政局牵头制定中山市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实施方案,通过设立中山市医疗救助金,制定较高标准的医疗救助比例和年救助总额,对患重特大疾病的困难群体加大救助力度;三是由市红十字会、慈善会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对救助对象在获得医疗保险报销、大病医疗救助后,个人负担部分仍存在支付困难的,给予人道主义医疗救助。 救助对象有望扩大到一般困难居民 市民政局表示,计划在下阶段提请市政府建立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逐步建立医疗救助统一运作系统。在救助对象范围,医疗救助对象扩大到一般困难居民是最终目标,现阶段救助对象先以低保、低收入群体为主。 在救助资金方面,将以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地方留成部分安排医疗救助资金为主,社会各界捐赠的医疗救助资金作补充建立中山市市级医疗救助金;由各镇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医疗救助资金为主,社会各界捐赠的医疗救助资金作补充建立中山市镇级医疗救助金。 此外,中山将建立统一救助平台。目前市民政局已完成了中山市新型社会救助网上协同平台的建设,可在民政、人社、公安、红会、慈善会等各救助职能部门之间共享救助信息,该系统救助信息共享功能现已完成测试验收,准备上线,届时会向各有关部门提供使用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