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保报销 | 医疗知识 | 医保政策 | 医保缴费 | 农村医保 | 职工医保 | 社会保障
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职工医保医保缴纳档次

昆明社保多少钱一个月,昆明社保多少钱一个月

2024-12-04 09:11:02

1. 昆明社保多少钱一个月2022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标准是:一、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3118元;下限为3082元;最低缴费金额:单位585.58元,个人246.56元;最高缴费金额:单位4392.42元,个人1849.44元;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

2. 昆明2020年社保价格表

昆明市2022年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为3770元,最高消费基数为18852元。具体比例为:

1、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承担16%,个人承担8%。

2、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承担9%,个人承担2%。

3、失业保险:单位承担0.7%,个人承担0.3%。

4、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只由用人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

3. 昆明社保多少钱一年

昆明市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下限和上限为2390元、11952元;失业基数下限为1570元,上不封顶。

而此次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包括生育和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过9个月的统筹区,生育保险费率降低至0.5%以下,省本级生育保险费率下调至0.2%,从1月1日起,执行至12月31日。全省工伤保险行业类别从原来的三类划分为八类,平均费率从0.93%降为0.75%,并完善工伤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

4. 昆明2022年社保缴费时间

昆明市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限按照15537元/月确定,下限3107元/月。

(1)单位缴费

缴费基数

2016年度社保缴费基数范围为:下限2390元;上限14603.16元。

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19%;个人:8%

医疗保险单位:9%+23.9;个人2+1%

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5%

生育保险单位:0.5%;个人:无需缴纳

工伤保险单位:0.75%;个人:无需缴纳

(2)个人缴费

缴费基数

养老保险:2390(分300%和60%两个档)

医疗保险:2390*60%

(3)养老保险要缴纳多久?

因为每个月我们都是要缴纳社保的,其中费用比较高的就是养老保险,所以很多人都想要知道自己到底缴纳多长时间的养老保险才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养老金待遇。其实你退休之前只要是缴纳满15年的养老保险,都是可以正常领取退休金的,办理退休手续之后,就可以正常领取养老金了。

5. 昆明2020社保缴费标准

一、2021年昆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由于2020年云南省全口径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标准还未公布,因此目前昆明市社保缴费基数还是按2020年的标准缴纳。2020年昆明市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15537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3107元/月。

职工本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按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资确定的,但都不会低于缴费基数下限,也不会超过缴费基数上限。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单位每月最低交497.13元,最高交2485.92元;个人缴费比例为8%,每月最低交248.56元,最高交1242.96元。

二、2021年昆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昆明居民养老保险共有13个档次,分别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和3000元,另外政府还会予以相应的补贴。

6. 昆明社保多少钱一个月?

2021-2022年云南五险一金缴费基,2021年云南五险一金缴标准,云南五险一金缴纳比例2021。一、缴费基数

养老保险:云南省社会平均工资(2012年为3242元)的60%~300%;

工伤保险:基数同养老保险;

生育保险:基数同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各区核定为准,2013年官渡区可以执行的基数为1945,2416,2790;

失业保险:最低基数为当年度当地劳动保障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为下限,无上限;

住房公积金:参考当地当年度最低工资标准设置下线(昆明市)2013年为1100元,上线为市级社会平均工资的300%,2013年为11274元。

二、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20%,自己缴纳8%;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0.5%-2%(根据风险类别社保局核定),个人不用缴纳;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9%,个人不用缴纳;

医疗保险:单位缴纳10%外加重特病统筹16.74元,个人缴纳2%外加1元重大病统筹,重特病统筹:单位缴费=社会年平均工资×0.6%×单位人数(含退休人数),个人缴费=1元×人数(含退休人数);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2%,自己缴纳1%(农村户口自愿缴纳);

住房公积金:单位缴纳5%-12%,个人缴纳与单位金额相同5%-12%;

三、缴费计算

单位缴费合计:养老基数*【20%+(0.5%~2%)+0.9%】+医疗基数*10%+16.74+失业保险基数*2%

个人缴费合计:养老基数*8%+医疗基数*2%+1+失业保险基数*1%(农村户口自愿缴纳)

7. 昆明社保基数2019一个月交多少钱

2021昆明医疗保险新规定:2021年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基数、多少钱

2019昆明市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

根据昆明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的相关文件规定,全市各类用人单位统一按本单位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9.9%缴纳医疗保险费,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的2%缴纳医疗保险费。

2019昆明市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

云南省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云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9106元(5758.8元/月),2017年昆明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1746元(5978.8元/月)。

①如果职工个人工资低于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以60%为基数缴纳医疗保费,即下限3587.3元/月。

②如果职工个人工资高于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以300%为基数缴纳医疗保费,即上限17936.4元/月。

③如果职工个人工资处于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300%之间,以100%为基数缴纳医疗保费,即职工个人工资金额。

2019昆明市医疗保险的缴纳金额:

假设昆明某单位某员工的工资是20000元,高于昆明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则该员工医疗保险的缴纳基数为17936.4元,具体缴纳金额为:

①单位应缴纳金额=17936.4×9.9%≈1775.7元。

②个人应缴纳金额=17936.4×2%≈358.7元

8. 昆明社保多少钱一个月2022年

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1.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按全部职工缴费工资总和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

  2.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按本人上月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8%。

  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1.个人:个人养老保险缴纳按以下申报、核定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低于缴费时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作为缴费基数,高于缴费时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300%作为缴费基数。

  2.调动工作职工:调动工作的职工,按到新单位后领取的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以后月工资收入变动的,按变动后的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

  3.转业、退役军人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转业、退役军人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到企业工作,按到企业工作后的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

  4.企业内退职工:企业内部退养职工,按其内退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如果内退期间生活费高于该收入的,以内退生活费作为缴费基数;内退生活费有增长的,相应调整缴费基数。

9. 昆明社保多少钱一个月2018

一、2021年昆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由于2020年云南省全口径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标准还未公布,因此目前昆明市社保缴费基数还是按2020年的标准缴纳。2020年昆明市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15537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3107元/月。

职工本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按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资确定的,但都不会低于缴费基数下限,也不会超过缴费基数上限。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单位每月最低交497.13元,最高交2485.92元;个人缴费比例为8%,每月最低交248.56元,最高交1242.96元。

二、2021年昆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昆明居民养老保险共有13个档次,分别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和3000元,另外政府还会予以相应的补贴。

10. 昆明2020年个人社保交多少钱

一、2021年昆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由于2020年云南省全口径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标准还未公布,因此目前昆明市社保缴费基数还是按2020年的标准缴纳。2020年昆明市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15537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3107元/月。

职工本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按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资确定的,但都不会低于缴费基数下限,也不会超过缴费基数上限。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单位每月最低交497.13元,最高交2485.92元;个人缴费比例为8%,每月最低交248.56元,最高交1242.96元。

二、2021年昆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昆明居民养老保险共有13个档次,分别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和3000元,另外政府还会予以相应的补贴。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