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医保报销 | 医疗知识 | 医保政策 | 医保缴费 | 农村医保 | 职工医保 | 社会保障
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职工医保新农合政策

社保卡明细为什么不能查,社保卡查明显到哪里查

2024-11-23 10:48:42

1. 社保卡查明显到哪里查

         1、在浏览器中搜索“社保查询”,进入官网“12333社保查询网”。

  2、在进入的社保查询网站首页,点击“社保查询”选项。注:扫描页面中的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中查询。

  3、然后在页面中选择自己社保缴纳的省市或地区。

  4、然后点击“医疗保险”按钮,再次选中跳转页面中的“点击进入”字样。

  5、即可跳转到选定的社保缴纳地区的服务平台,输入社保的账号及密码登入。

  6、账号及密码验证成功后,即可查看该账号的社保信息,如医疗账户余额、收支明细,养老账户余额等。

  手机微信如何查询个人社保信息?

  第一步:打开并登录微信APP,点击右下角“我”,接着点击“支付”选项卡,点击“城市服务”,进入城市服务页面。

  第二步:在城市服务页面中,点击“社保”,接着点击“电子社保卡(人社部)”,进入电子社保卡页面。

  第三步:在电子社保卡页面中点击“社保查询服务”,接着点击“全国社保查询”,再点击“年度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查询”,选择省份、年度等信息后,点击“查询”即可。

  未领取电子社保卡的用户,需要先领取电子社保卡。在微信中,每个地区的社保查询路径不同,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操作路径为准。用户也可以致电当地社保局,提供身份信息后,申请查询社保缴纳了多少年,人工客服会告知自己。

  用户还可以通过登录当地社保局官网,点击“个人查询”,接着在用户登录对话框中输入个人身份证、密码和验证码等信息并登录。

2. 社保卡查明显到哪里查看

方法一:登陆广州社保个人查询网站。

1、职工个人或单位登录广州个人养老保险查询系统,输入帐号和密码即可登陆查询社保信息。

2、新参保单位或从未在网办登陆过的单位用户,请到各区社保经办机构办事窗口获取单位社保号和网办登陆密码。

3、初始密码是10位数字的个人社保号,社保号不足10位的,前面加1,中间补0。有社保卡的可以通过该方法查询个人社保缴费记录。

方法二、拨打广州社保中心电话查询步骤:

1、职工可拨打社保查询电话:020-12333。并根据语音提示查询自己所需查询业务。

2、电话查询可查询个人社保缴费,社会养老保险金缴费基数、关于个人养老保险,比例查询,社保卡余额、明细查询等。

方法三、直接到当地的社保中心服务窗口查询:

1、职工持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卡号直接到广州社保局进行现场查询;

2、凭身份证及社保卡,直接在办事大厅窗口咨询即可。

3、社保局上班时间为国家法定工作日上午8:30—12:00 下午2:00—5:30。

要想查询个人社保缴费记录,各位可以通过以上三种方法进行查询,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公司只扣钱却没有为我们缴纳社保了。如需了解更多社保代理内容可咨询社保热线:。

3. 社保卡查明显到哪里查询

医保卡的每月明细查看方法如下:

1. 社保中心:

可以带上身份证和医保卡到参保地的社保中心办事大厅找工作人员帮忙查询。

2. 客服电话:

可以拨打社保服务热线电话12333进行查询,根据语音提示自助查询即可,也可以转接到人工服务,向客服人员申请查询。

4. 社保卡查明细在哪查

查个人社保缴纳明细1、拨打12333社保查询电话

12333是社保查询电话,大家可以直接拨打该电话。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就可以了。

2、到社保中心查询

大家可以携带自己的社保卡和身份证等资料到社保中心的窗口查询。到达社保中心的时候,可以在自助查询机上查询,也可以到人工窗口查询。

3、网上查询

大家登陆社保查询的官方网址,输入社保卡密码即可查询了。比如如果是北京地区缴纳的社保,那么需要在网上搜索“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入网址之后即可登录自己的账号密码查询。如果自己没有账号密码需要注册一个。

4、电子社保卡查询

电子社保卡查询的方法很简单,电子社保卡是实体社保卡对应的虚拟卡,由全国社保卡平台统一签发。通过电子社保卡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过往缴费记录。

5. 查社保卡在哪里查?

1.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掌上12333 app并安装,

2.打开软件,点击切换到所在城市,

3.点击绑定电子社保卡,

4.点开自己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点击进入服务大厅,选择社会保险,进入综合选项,点击市社会保险个人网上服务系统,就可以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密码登录。

6. 社保卡在什么地方查

想要查询医保缴费情况,可以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线下查询。

参保人可持本人的身份证或社保卡到参保地社保局服务大厅打印个人账户缴费清单。

第二种方法,电话查询。

可以直接拨打当地社保局的电话,将个人身份证号告诉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进行医保缴费情况的查询。

第三种方法,线上查询。

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查询医保缴费情况,也可以直接登录当地社保局的网站进行查询。

线上查询途径的具体步骤

1、使用微信查询医保缴费情况

打开微信,在“我”中点击选项“支付”并进入,在页面中的生活服务栏目中找到“城市服务”并点击进入,“城市服务”页面中有“医保”这项服务,点击进入后找到“医保查询”,输入个人社保卡卡号及查询密码,就可以查询医保缴费情况。

2、使用支付宝查询医保缴费情况

打开支付宝,在首页中选择“市民中心”,在“市民中心”页面中找到并点击“医保”,找到“医保查询”服务并点击,进入页面后就可以进行医保缴费查询。

医保费用已经被扣除,系统却显示“缴费失败”怎么办?

可能有少部分的人发现账户已经扣除了医保费用,但在查询时系统却提示缴费失败,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不用过于着急,缴费失败的这笔费款会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原渠道返回到扣款账户,之后可以再次通过线上渠道直接进行缴费。

7. 查社保卡在哪里怎么查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

  1、咨询单位的社保经办人员,单位办理增员的时候,相关信息都会有记录的;

  2、带着身份证到参保所在的社保中心查询;

  3、如果当地开通保障服务电话12333,可以电话查询。

  4、进入自己所在地的社保网站,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进行查询。

  二、具体的社保卡账号查询方式:

  1. 社保中心查询

  如果对自己的社保帐号不清楚,可以携带身份证到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

  2.上网查询

  登陆所在城市的社保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密码是社保证编号或者身份证出生年月),即可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3.电话咨询

  拨打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话“12333”进行政策咨询和信息查询。

8. 想查社保卡在哪里怎么查

1、电话咨询(一般是拨“12333”转0(人工),转1(普通话),转2(社保咨询),有些地区不同,可以根据语音提示操作)

2、带上身份证到当地社保中心查询

3、登录所在城市社保官网查询

4、通过微信or支付宝查询。

一、找到并绑定自己的微信版电子社保卡

1、搜索【电子社保卡】

打开微信,点击聊天框上的的搜索框进入搜索页面,搜索“电子社保卡”。

二、打开电子社保卡,绑定个人信息,进入查询页面

1、绑定电子社保卡

进入【电子社保卡】小程序后,没有绑定过微信版电子社保卡的用户会提示未登录状态,需要我们先领取自己的电子社保卡:

2、进入查询页面,选择自己需要查询的信息,点击对应的菜单栏进行查询即可。

1)点击小程序内下方的“服务”菜单栏。注意:不同的地区对应不同的社保缴纳省份,如有多个缴纳省份,请选择自己需要查询的省份。

2)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对应需要查询的信息菜单即可进入查询。

目前【电子社保卡】支持查看上年年度的社保缴纳报告,如果需要查询近月的缴纳情况,可以登陆各地的社保官网进行查询。

需要注意:当月的社保信息通常是查不到的(系统信息延迟),只能查询之前的。

9. 社保卡怎么查到哪里了

查询社保的方法有三种:

1. 社保中心查询

如果对自己的社保帐号不清楚,可以携带身份证到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

2.上网查询

登陆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密码是你的社保证编号或者身份证出生年月),即可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3.电话咨询

拨打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话“12333”进行政策咨询和信息查询。

10. 社保卡明显怎么查

个人社保用户查询不存在的原因是:

  一、公司没有为你缴纳社保。

  二、你的社会保障卡被注销了,如果你的社会保障卡被注销了,你可以在找到工作以后,提交社保数码回执单、个人一寸相片以及身份证复印件给公司,要求公司重新为其办理社会保障卡。

11. 社保卡查明显到哪里查余额

1、社保卡余额查询一:社保局查询。社保中心查询如果对自己的社保帐号不清楚,可以携带身份证到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

2、社保卡余额查询二:网上查询。上网查询登陆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密码是你的社保证编号或者身份证号),即可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3、拨打社保查询电话,12333。不同地区查询,拨打前加区号,收费,按当地的市话标准,

4、社保卡余额查询四:触摸屏查询。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内如果设有社会保险触摸屏查询系统,刷卡或根据屏幕提示输入卡号或身份证号进行查询。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