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 今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参保缴费标准为每人250元 日前,西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西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今年,我市深化医改工作将围绕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5项制度建设和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力,努力破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加快推进健康西安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我市将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全面整合医疗保障制度。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参保缴费标准为每人250元。 深入实施健康扶贫。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相关政策、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向贫困区县倾斜,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配备合格医务人员,让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重点做好慢性病和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的规范管理。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病种扩大到25个,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研究提出对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人口的支持政策。 每个区建成1-2个城市医疗集团
我市将规范医联体建设布局。在城区按行政区划,分区域、画网格建立城市医疗集团,每个区建成1-2个城市医疗集团,推进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在远郊区县以县级医院(县医院、县中医院)为龙头,建立县域医共体,县域医共体覆盖范围达到县域100%。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持微信和支付宝付费 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我市将加快市属医疗机构项目建设。根据医疗设施布局规划,新建西安红会国际医院、西安国际儿童医院、市中医医院南院区,推进市第三医院二期、市第九医院改扩建项目建设,实现规范合理的就医秩序和就医格局。 我市将优化就医流程,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实现以居民身份证(电子健康卡)为核心的“无卡化”就医模式。推广社区医疗移动支付,全市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诊疗费用。 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全部纳入住院医师规培 我市将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各业务系统实现省、市、县之间互联互通。有序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逐步实现三级医院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推进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等方面的落地应用。支持贫困地区远程医疗建设。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做好贫困县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加快扶贫攻坚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启动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制订社区卫生资源空间规划,落实完成“15分钟就医圈”建设任务。 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全部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逐步扩大儿科、精神科、老年护理等紧缺专业人才培训力度。 重点查处医院和药店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 在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方面,我市将加强对医疗机构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违规收费等违法行为,建立医疗保障诚信体系建设。 全面开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根据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结果等因素科学合理分配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监控医疗费用增长情况,促进医疗收入结构优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