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过于关注医学尖端的临床急性治疗性人才培养建设,而轻视其他人才的培养,对人才建设的这种狭隘视野,与目前医疗卫生改革的宏大背景,与人们多样性、多层次和宽泛性的实际需求越来越不相符合。 需要努力培养公立医院急需配备的人才,形成医疗卫生领域系统人才集成局面。除了治疗性人才,还有预防康复等人才;除了医学及其相关人才,还有医院内医学相关管理人才(药品、信息等);除了医学相关的管理人才,还有与社会及外界相关的人才,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公共关系和管理,医患关系管理等。医改的推进需要有以上各类专业性人才培养和培训齐头并进方能有效。 首先,配合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建立,积极培养和形成医疗纠纷处置人才 医疗纠纷处理和医患矛盾缓解,需要从构建医患双方反映、倾诉、了解、沟通方面的平台和协商、调节、法制方面的平台着手,通过引入开放式的专业人员,如所属地社区的社工、心理工作者、其他病患家属志愿者和律师介入;同时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也要拓宽思路,从医疗专业化为主走向适应需要的应对社会复杂性的综合人才的培养。 其次,进一步发挥医保保障和资金监管的功能,培养和形成医保主导的医院医保管理人才 医院医保办本来应该是医保派驻医院的管理机构,而不应是医院内设机构,而如今医院的医保办对医保而言仅仅是医院数据上报的信息中转平台,并不能行使应该有的医保资金使用的监管的职责。 而且,医院内的医保人员基本是原有的医院行政人员或医务人员转岗而成,缺乏医保专门知识和政策的学习和系统培训,难以承担其医保派驻机构的职能,也影响了医保资金对医院的管理。因此对医院医保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