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老金 | 医保 | 公积金 | 生育 | 失业金 | 工伤 | 社会保障 | 保险知识 | 医疗保险
当前位置:首页保障保险知识劳动保障

陕西社保算法,陕西社保个人缴费比例

2024-11-19 09:06:27

1. 陕西社保个人缴费比例

一、缴费比例:

1、生育保险费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8%,在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2%。

2、失业保险费率继续执行1%(单位0.7%、个人0.3%)

3、西安一类至八类行业的基准费率分别按该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2%、0.4%、0.7%、0.9%、1.1%、1.3%、1.6%、1.9%执行。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自2020年7月1日起,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费率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工作的通知》(市政办发〔2019〕32号)规定延续执行至2021年6月30日,工伤保险费率以基准费率(含工程建设项目参保缴费费率)为基础下调50%

4、养老保险:个人缴8%,单位缴16%

二、缴费基数:

1、医疗(生育)保险缴费基数:

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以2019年本人实际收入作为缴费基数。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19710元的,以19710元作为缴费基数;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3942元的,以3942元作为缴费基数。

2、工伤失业保险缴费基数:

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以2019年本人实际收入作为缴费基数。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16749元的,以16749元作为缴费基数;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3121元的,以3121元作为缴费基数。

退休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计入基数以2020年1月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为准。

灵活就业人员:在人事代理机构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可按照3942元或6570元确定。

3、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为陕西省统筹管理

2020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限标准为200988元,个人缴费基数下限继续执行2019年度个人缴费基数下限标准。

2. 陕西省社保缴费基数比例

筹资标准

2021年度全省城乡居民(含持居住证在我省居住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为830元。

其中:财政补助每人每年550元(中央440元,省、市(区)110元,省、市(区)财政补助配套分担比例为5:5 );

个人参保缴费标准每人每年280元。

简单地说,就是居民个人去参保缴纳费用的时候需要缴纳280元。

3. 陕西职工社保 个人每年交多少

2020年西安社保缴费基数标准

社保缴费基数通常是根据职工的工资标准来确定的,只不过是会确定上下限标准,不管参保人的工资高或低都不能超过这个范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是根据当地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确定的,其中上限为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平均工资的60%。西安2020社保缴费基数标准如下:

1、医疗、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17949元,下限为3590元。

2、工伤、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15603元,下限为3121元。

3、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为3120.6元,上限为15603元。

4. 陕西社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

2021西安城镇职工社保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最新)

  一、缴费比例:

  1、生育保险费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8%,在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2%。

  2、失业保险费率继续执行1%(单位0.7%、个人0.3%)

  3、西安一类至八类行业的基准费率分别按该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2%、0.4%、0.7%、0.9%、1.1%、1.3%、1.6%、1.9%执行。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自2020年7月1日起,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费率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工作的通知》(市政办发〔2019〕32号)规定延续执行至2021年6月30日,工伤保险费率以基准费率(含工程建设项目参保缴费费率)为基础下调50%

  4、养老保险:个人缴8%,单位缴16%

  二、缴费基数:

  1、医疗(生育)保险缴费基数:

  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以2019年本人实际收入作为缴费基数。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19710元的,以19710元作为缴费基数;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3942元的,以3942元作为缴费基数。

  2、工伤失业保险缴费基数:

  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以2019年本人实际收入作为缴费基数。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16749元的,以16749元作为缴费基数;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3121元的,以3121元作为缴费基数。

  退休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计入基数以2020年1月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为准。

  灵活就业人员:在人事代理机构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可按照3942元或6570元确定。

  3、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为陕西省统筹管理

  2020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6053元。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政府有关规定,我省2021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个人月缴费基数上限标准为18159元,下限标准3632元。

5. 陕西社保个人缴费比例调整

陕西省2022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统一为900元,其中:个人参保缴费标准每人每年320元;财政补助每人每年580元。

  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无需个人缴费,低保对象、脱贫不稳定且纳入民政部门低保边缘家庭(城乡低收入家庭)监测范围的人员,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且纳入乡村振兴部门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的人员个人缴费80元。

6. 陕西社保个人缴费比例是多少

2022年西安社保缴费标准来了,了解一下吧。

单位缴费

一、缴费基数

1、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陕西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的30%-300%选择

2、医疗(生育)保险缴费基数: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以2019年本人实际收入作为缴费基数。

1)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19710元的,以19710元作为缴费基数

2)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3942元的,以3942元作为缴费基数。

3、工伤、失业保险缴费比例: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以2019年本人实际收入作为缴费基数

1)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16749元的,以16749元作为缴费基数

2)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3121元的,以3121元作为缴费基数。

4、退休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计入基数以2020年1月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为准。

5、灵活就业人员:在人事代理机构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可按照3942元或6570元确定。

6、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陕西省2020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限标准为200988元,个人缴费基数下限继续执行2019年度个人缴费基数下限标准(2018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2412元)

二、缴费比例:

1、生育保险费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8%,在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2%。

2、失业保险费率继续执行1%(单位0.7%、个人0.3%)

3、2019年5月--2020年6月期间,西安一类至八类行业的基准费率分别按该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2%、0.4%、0.7%、0.9%、1.1%、1.3%、1.6%、1.9%执行。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

4、养老保险:个人缴8%,单位缴16%

(2)个人缴费

医疗保险缴费

缴费标准

医疗保险缴费基数:按照上年度西安市在岗职工的60%或100%确定。

缴费流程:

将社保费用存入银行自行绑定的代扣银行卡或存折中即可

缴费地址:西安银行各网点或通过建设银行网上银行

养老保险缴费

缴费基数:陕西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的60%-300%选择。

7. 陕西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

一、2020陕西省社保缴费标准

2019社保缴费标准在缴费比例方面跟去年并没有变化,对于上班族来说,社保费用任然是由所在的单位承担大部分,自己只需要缴纳8%的养老保险,2%的医疗保险,1%的失业保险,单位需要缴纳20%的养老保险,8%的医疗保险,2%的失业保险,1%的生育保险,0.5-2%的工伤保险。

虽然在缴费比例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有很多员工都有发现我们缴纳的社保费用一年比一年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平均工资在逐年上涨。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根据各地区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来确定的,最低缴费基数为60%,最高缴费基数不超过300%,例如某地区社平均工资为4000元,那么社保最低缴费基数标准就是2400元,最高缴费基数就是12000元。那么职工每月个人缴纳社保费用最低就是264元,职工每月个人缴纳社保费用最高为1320元。

8. 陕西社保个人缴费比例表

陕西省灵活就业人员社保2021年缴费标准

缴费基数:

2020年,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2019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6996元的60%至300%之间自主选择适当缴费基数,也可以选择2018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2412元的60%作为缴费基数,缴纳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费确有困难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暂缓缴费。2020年未缴费月度,可于 2021 年底前补缴,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缴费基数在 2021 年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主选择。

11月社保缴费开始,灵活就业人员具体缴费多少,还要根据所在城市缴纳基数以及个人选择的缴费档次进行衡量。

据了解,2021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档次可以在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三百之间自由选择,同时还允许灵活就业人员补缴社保。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