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老金 | 医保 | 公积金 | 生育 | 失业金 | 工伤 | 社会保障 | 保险知识 | 医疗保险
当前位置:首页保障保险知识失业保险缴费比例

江苏南京最低社保基数,南京最低社保缴费基数

2025-01-23 11:07:07

1. 南京最低社保缴费基数

保险基数3800元就是说您缴纳社保五险的计算基数是3800元每月。这是南京目前社保缴费最低基数。也就是说个人承担的百分之十点五乘以3800元再加十元,就是个人五险每月承担差不多409元。公司承担的百分之三十乘以3800元,差不多公司每月承担1140元。

希望对您有帮助!

2. 南京最低社保缴费基数怎么算

南京2021年1到6月养老保险最低基数为3368月每月,2021年7到12月养老保险最低基数为3800元每月。

2021年南京还是执行之前的社保年度,所以会在7月做缴费基数调整。

2022年开始根据江苏省人社最新规定,不再执行之前的社保年度,改为自然年度,即2022年1月开始,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调整为4250元每月。

希望对您有帮助!

3. 南京最低社保缴费基数2021公司交多少

2021年7月开始最低缴费基数3800

4. 南京最低社保缴费基数退休金多少

以月薪5000元举例,25岁开始缴纳,交40年,我们就来看看五险一金的成本和回报吧:

养老金:

个人缴纳8%×5000×40年×12=192000元,单位缴纳20%×5000×40年×12=480000元,一共是672000元,这个是需要缴纳的。计算方式: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基础养老金=(6463+5000)÷2×40×1%=2292.6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192000÷101=1901元,最后我们每月领的养老金=2292.6+1901=4193.6元

也就是说在退休之后我们每个月会获得4193.6元养老金,这个数字对于老人养老来说还是有点少,毕竟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想要回本的话需要活到79岁,672000÷12÷4193.6=13.35年。

医疗保险:

公司缴纳5000×10%×40×12=240000元,个人缴纳(5000×2%+3)×40×12=49440元,医疗保险交满25年,在退休以后就能终生享受。每月只需缴纳3元的大病统筹险就可以了。如果不交满25年,退休时就只有账户那些个人缴存的2%部分的余额,单位交的10%是要上交给国家的。另外,医疗保险中断3个月以上是会失效的,因离职交费间断的时候一定要联系新公司补缴。

公积金:

总计缴纳5000×(12%个人+12%单位)×40×12=576000元,到退休之后我们是可以拿到57万这笔巨款的,当然我这里不建议大家取出来用于生活,用于租房或者买房比较好,毕竟可享受极低的利率。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

65岁退休之后不会获得任何回报,只能上交给国家,不过用处还是比较大的,这40年来你总会失业的吧。

也就是说我们80后、90后在退休之后需要缴纳100万左右的五险一金,(这里没有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而我们能得到的是:每月4000左右的养老金、总计5万的医疗保险个人缴存部分、总计57万左右的公积金终身的医疗保险。

5. 南京最低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

2021年南京自由职业者社保最低缴费为673.6元。因为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工资基数分为十二档,依次为 3368 元、4000 元、5000 元、6000 元、7000 元、8000 元、9000 元、10000 元、12000 元、14000元、16000 元及 19335 元。以最低档计算3368*0.2=673.6元。

6. 南京最低社保缴费基数2022

2022年江苏省社保缴费基数:

  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江苏省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缴费工资基数下限按4250元执行,缴费工资基数上限暂按21821元执行。

  上一次缴费基数调整:

  此前,江苏省发布通知,自2021年起执行全省统一公布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按全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00%和60%确定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标准,且企业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缴费基数参照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执行。

7. 南京最低社保缴费基数3368个人交多少社保

1、北京:最低工资标准2200,社保上限26541,下限3613;公积金上限27786,下限2200;社平工资6463;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医疗单位11%,个人2%;失业单位0.8%,个人0.2%;生育单位0.8%;工伤单位0.2%,公积金单位/个人5%-12%

2、上海:最低工资标准2480,社保上限28017,下限4927;公积金上限28017,下限2480;社平工资7132;养老缴费比例,单位21%,个人8%;医疗单位10%,个人2%;失业单位1.5%,个人0.5%;生育单位0.8%;工伤单位0.5%,公积金单位/个人5%-7%

3、苏州:最低工资标准2020,社保上限19335,下限3368;公积金上限26400,下限3030;社平工资4755;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医疗单位7%,个人2%;失业单位0.5%,个人0.5%;生育单位0.8%;公积金单位/个人5%-12%

4、杭州:最低工资标准2010,社保上限16608,下限3322;公积金上限29335,下限2010;社平工资5389;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4%,个人8%;医疗单位11%,个人2%;失业单位0.5%,个人0.5%;生育单位1.2%;工伤单位0.2%,公积金单位/个人5%-12%

5、南京:最低工资标准2020,社保上限19335,下限3368;公积金上限31200,下限2020;社平工资4620;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医疗单位9%,个人2%;失业单位0.5%,个人0.5%;生育单位0.8%;工伤单位0.8%,公积金单位/个人8%-12%

8. 南京最低社保缴费基数3800

在2021年7月份,由于南京社保基数调整,按照最低缴纳基数为3800元计算,社保费用是1427.60元,其中职工个人部分需缴纳409.00元。

总结:7月起,如果按照最低缴费基数来计算的话,南京单位缴费部分增加115.34元,个人缴费部分增加45.36元,总计增加160.7元!

9. 南京最低社保缴费基数2019

以南京为例,主要是按照社保的上限以及下限的规定缴纳费用的。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南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为19935元,比上年度增加1764元;下限为3030元,比上年度增加258元。 基数的提高,意味着养老、医疗、失业等相关社会保险缴费增加。南京企业参保职工中约六成人都按照下限标准缴社保费的。按下限3030元缴社保费的职工,每月个人负担的养老保险费最低为242.4元(3030×8%),基本医疗保险费为60.6元(3030×2%)。 另加大病救助10元,失业保险费15.15元(3030×0.5%),工伤、生育个人无须缴费。总的来说,一个参保职工每月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最低为328.15元。据统计,目前南京约六成企业职工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标准每月缴纳社保费的,这意味着他们的月社保负担会增加27.09元。

10. 南京最低社保缴费基数2020

2021年社保基数主要是根据各个城市的社平工资,社保基数按照社平工资而定的。

1、北京:最低工资标准2200,社保上限26541,下限3613;公积金上限27786,下限2200;社平工资6463;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医疗单位11%,个人2%;失业单位0.8%,个人0.2%;生育单位0.8%;工伤单位0.2%,公积金单位/个人5%-12%

2、上海:最低工资标准2480,社保上限28017,下限4927;公积金上限28017,下限2480;社平工资7132;养老缴费比例,单位21%,个人8%;医疗单位10%,个人2%;失业单位1.5%,个人0.5%;生育单位0.8%;工伤单位0.5%,公积金单位/个人5%-7%

3、苏州:最低工资标准2020,社保上限19335,下限3368;公积金上限26400,下限3030;社平工资4755;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医疗单位7%,个人2%;失业单位0.5%,个人0.5%;生育单位0.8%;公积金单位/个人5%-12%

4、杭州:最低工资标准2010,社保上限16608,下限3322;公积金上限29335,下限2010;社平工资5389;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4%,个人8%;医疗单位11%,个人2%;失业单位0.5%,个人0.5%;生育单位1.2%;工伤单位0.2%,公积金单位/个人5%-12%

5、南京:最低工资标准2020,社保上限19335,下限3368;公积金上限31200,下限2020;社平工资4620;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医疗单位9%,个人2%;失业单位0.5%,个人0.5%;生育单位0.8%;工伤单位0.8%,公积金单位/个人8

11. 南京最低社保缴费基数2021年7月

2021年7月5日,江苏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下发《2021年7月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口径》,今后一年即从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30日周期内,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执行新的标准:

下限:3368上调至3800元/月,所以南京2021年最低参保基数为3800元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